搜索
登录 注册
返回
李子

1932年,李子出生于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。1949 年,17岁的李子跟随部队飘篷万里,从上海到福建,夙 兴夜寐,铸剑为犁,成为一名"南下干部”,至此把家 安在了福建。

个人简介

“福光真是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。w

1984年,在福建省人民政府担任副秘书长的李子第 一次见到李先生。彼时,李先生回到家乡福建,欲在福 建省投资工业项目,但并未谈妥。有感于国内管理干部思 想开放程度不够,1988年,李先生向福建省人民政府捐赠 2000万港币,为福建省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中高层次管 理干部。福建省政府授受捐款,成立省政府福光基金会工作小组,李子是工作小组中的一员。自那时起,李子便开始参与福光基金会的工作,她为福光基金会制定章程,筹备成立大会和信托书签字仪式,呵护并见证了福光基金会的诞生。回首往事,李子感慨到:“福光真是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。"

“盖了楼我们就有了立足之地。"

1993年,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,福光基金会资金运作出现风险。1995年,李子从福建省政府退休,临危受命福光基金会新一届理事长。此时基金会培训费用已无以为继,如何维持基金会的运作?李子决定盖楼,"盖了楼我们就有了立足之地,有了楼我们就能办培训班了" 。

1995年11月,福光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在香港召开的那天,是福光国际经济培训中心大楼打下开工第一桩的日子。当天,李明治先生问李子:"你计划用多长时间盖成这栋楼?"李子回答:“计划1年"。此后一年是辛苦的—年,李子回忆到:“我和四位年过花甲的老同志——会计专家杨贡棋、建筑行业的劳动模范张毅、擅长规划的杨麟书、善于沟通协调的张松钦,我们'五老'一边在工地 上忙碌,一边利用人脉关系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,力求成最低的造价、最快的速度、最好的质量盖好这座楼。"说起基金会大楼,李子脸上泛起会心的笑容,"我们把桩一 直打到了坚硬的岩石层上,还多加了几根桩,福光大楼有 8层,但我们的地基是可以承载10层的” 。同时她也不胜感概,当年的"五老”或驾鹤西归,或垂垂老矣,她很怀念他们。

功不唐捐,1996年1月,近6000平方米的福光国际经济培训中心大楼,李子和同事们用了 1年时间和2180万块钱盖成了。福光国际经济培训中心大楼的落成典礼上, 李先生和福建省四套班子的最高领导人悉数出席。1997年 1月,福光基金会搬进了这栋大楼,2月,MBA研修班在 新大楼开班,福光基金会走出了掣襟肘见的困境。

“我相信福光基金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。"

李子说:“我相信福光基金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。” 正是凭借着这种信念和这份执着,她带领着福光基金会走出泥淖,迈向“更好的发展”。

1995年,福光基金会早期的多个投资项目都已变成不良债权,李子与副理事长林公逵老师、常务理事杨贡棋老师开始了漫长的讨债之路。七年时间,三位已是耳顺之年的老人多次奔走西安、广州、贵州等地清理债权。1999 年,李子前往西安催收债务,时任福光基金会信托人习近平同志给李子去信,介绍自己的朋友、西安市副市长协助催收债务,但依然无所获。李子回忆到:“讨债是件尴尬而痛苦的事情,我们这么大年纪,不懂得怎么催债,不知道去了多少次,磨破了嘴皮子,但他们都在跟我们打太极,忽悠我们。"说到这时,李子奶奶有些无奈和遗憾。

1996年,考虑到短期培训的不足和在职管理干部的时间安排,李子想要为福光基金会引逬一种新的培训模式一一MBA,她说:“基金会没有办培训班就没有活力。”李子和理事钱匡武、叶品樵三人前往香港,经过多方奔走,1997年,福光基金会与香厝公开大学合办的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正式开办。在李子等人的积极争取下,香港公开大学为福光学生减免一半学费,福建省入事厅承认学历并且为培训学生报销1/3学费,一时报名者授踵而来。 2001年,香港公开大学授予李子荣誉院士称号。

在福光基金会的李子始终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心,她 说,“福光让我不至于过快地衰老,不至于落后于时代, 我也在福光学习到了很多东西。”"希望若干年后福光奖学金在社会上获得很高声誉,是因为她培养出了众多人才,而不是因为奖金数额较高。”蔼然可亲的李子奶奶, 早在福光人的心中,沉淀成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敬